今天下半場開始,就是深別晚天四首歌;雖然以前有許多時候,會因為一首歌給我的感動,而在練習時眼睛泛淚,但我從不會在臺上,因為與一首歌產生強烈的共鳴而讓自己幾乎要控制不住自己,最後只能選擇噤聲對嘴…
深夜裡聽到樂聲這首,從「是人們的美麗想像」,直到最後「那根希望的弦」。心中的澎湃情感幾乎要帶著淚水湧出…
接著就是別丟掉,與十月中時練唱的情形一樣,站在臺上,不斷提醒自己,這是表演,必須抽離詩中的世界、好好唱完這首作品,沒想到在整首歌的作品,比平常更多的畫面與情感蜂湧而至,除了「保存著真」,連後面「滿天的星」直到最後「有那回音」,一大段詩句,我真正唱出聲音大概沒有幾個字,深怕只要一唱出聲,淚水就會奪眶而出…
別丟掉,整首詩看起來像是平淡地描寫風景,即便是風景,也似乎因為她的細緻描述手法,而讓那些景色就像近在眼前般伸手可及。
但是細細品味,詩中的景色雖美,卻透著淒涼…
看到有人對這首詩的解讀,我更加強烈的相信,林徽音把自己寫在這首詩中;這首詩有著她的心情、思緒甚至是靈魂…
你仍得相信,山谷中留著有那回音;就好像是在說,你要相信,我就把自己留在這裡,等著你…
那回音,便是那徽音…
《別丟掉》
別丟掉
這一把過往的熱情,
現在流水似的,
輕輕
在幽冷的山泉底,
在黑夜,在松林,
歎息似的渺茫,
你仍要保存著那真!
一樣是月明,
一樣是隔山燈火,
滿天的星,
只使人不見,
夢似的掛起,
你問黑夜要回
那一句話 — 你仍得相信
山谷中留著
有那回音!
— 林徽音 —